东亚杯收官:国足小胜,重建之路挑战重重!

最后一役,国足终于赢了!1比0击败中国香港,为本届东亚杯的苦战画上了句号。这场胜利虽说有些许慰藉,但更像是一次起跑前的重整,因为接下来球队要面对的,是换帅和重建的双重挑战!

国足东亚杯失利收场,选帅风暴一触即发!

前两场比赛,国足的日子可不算好过:0比3被韩国横扫,0比2输给日本,三战两负的压力一度压得全队喘不过气。更别提备战期的“小插曲”——俱乐部召回港脚事件,几乎让本就动荡的局面雪上加霜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国足昨晚顶着重重压力拼下了一场胜仗,才算有个交代。

20分钟见分晓,黄政宇献妙绝杀

和中国香港队的比赛,国足祭出4231阵型,颜骏凌镇守球门,后防线则由汪士钦、蒋圣龙、朱辰杰和吾米提江组成,两名后腰是黄政宇和徐新,前场依次排出王钰栋、谢文能、塞尔吉尼奥,中锋由张玉宁担纲。据说,这个阵容是经过深思熟虑的“平衡方案”,果然也在第20分钟见到了回报。

进球过程堪称本场最亮眼时刻。国足中场黄政宇灵光一现,一个脚后跟传出球权,接着张玉宁顺势送出妙传,黄政宇再度杀到禁区,一脚推射洞穿远角!这记进球,是国足在东亚杯上的首胜“密码”,也是黄政宇个人的高光时刻。

数据不错,对手也不强

虽然拿下了胜利,但这场比赛的数据看起来距离“碾压”对手的标准还差了些意思。国足控球率勉强达到50.3%,稍稍超过中国香港,射正次数是5比3,整体效率还算合格。特别是射门次数19比8和角球数7比4的统计,无疑占据了上风。但必须承认,面对亚洲层次较弱的对手,国足在场面上依旧显得挣扎,这或许也是最近几年国足实力下滑的一个缩影。

当然,这场比赛还有几次可惜的机会。第47分钟,对方禁区内的明显手球裁判无动于衷,缺少VAR的辅助,国足只能无奈接受;第51分钟,王钰栋的射门差点破门,但被门柱拒绝;第70分钟,张玉宁头球得手,却因皮球“疑似”越过底线被判无效。只能说,运气没站在我们这一边。

防守有所起色,问题依旧明显

相比上一场对阵日本队的防线漏洞百出,这一次国足防守端表现得更为稳健。面对中国香港队的几次进攻推进,国足基本都能“稳住阵脚”,未给对手太多绝佳破门机会。但需要直面的事实是,整体控场能力依然薄弱,面对日韩这种更高水平的球队,国足显然无法与之抗衡,攻守转换尤为单一。从这一层看,排名亚洲第15至20名的定位确实不算冤枉。

收获年轻人荣耀,为未来积累素材

东亚杯期间,国足阵容可谓“老中青三代同堂”。从老将颜骏凌,到中生代主力张玉宁、徐新,再到黄政宇这样的新生代骨干,甚至00后球员也初露头角,球队平均年龄处于25到26岁之间,算是一个正值壮年的阵容梯队。令人印象深刻的是,新人廖锦涛也在这次赛事中完成了首秀,成为鲜有亮点之一。这批球员或许就是未来国足的“家底”。

不过值得注意的是,从1995到2005年龄段的储备来看,目前国足的“可用之才”并不多。参加东亚杯的这套阵容很可能就是未来主帅的大基石,即便有调整,估计也只是“小修小补”。这意味着,接下来的选帅工作将直接关系到如何最大化激发这批球员的潜力。

新帅选拔,重建任重道远

东亚杯之后,谁来接手成为新一任国足主帅无疑已经成为焦点。三场比赛的表现,尤其是久尔杰维奇在技战术准备和临场应对上的一系列决策,或许都会被作为未来选帅的重要材料。如何制定有针对性的战术计划?面对困局又如何迅速调整?这些问题,都需要足协和下任主帅一一破解。

国足东亚杯失利收场,选帅风暴一触即发!

一场胜利不足以掩盖低谷,但至少多了一点点向好的迹象。东亚杯也许更像是一面镜子,照出了目前国足的优劣所在。接下来的路还很长,而这场比赛只是一个开始!